宜兴红茶甲江南
发布时间:2011/01/06 发布人: 新闻来源:中国陶都网 点击次数:737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是卢仝的《七碗茶诗》,写出了喝茶闲情雅致之快事,此诗极为有名,但是很少人知道这其实写的就是阳羡茶。 “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这也是说明阳羡茶作为唐代“贡茶”在当时的地位了。宜兴古称阳羡,产茶历史久远,古时就称之为“阳羡贡茶”、“毗陵茶”、“阳羡紫笋”和“晋陵紫笋”,在三国时期阳羡茶就名弛江南。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也不惜宝墨:“清明争插河西柳,谷雨初来阳羡茶。”古人为阳羡茶留墨太多了,我们只能抚弄诗篇遥想品赏古人轻啖茗茶那股超脱与雅意了。
而如今宜兴茶的口感依然润甜爽口,贾平凹在《废都》写道:“宜兴的阳羡茶真好喝,喝完了茶水,连茶叶也一起嚼碎咽下肚去。”我不知道贾先生咽下的是红茶还是绿茶,但是我比较喜欢喝宜兴红茶,配以宜兴紫砂壶冲泡茶叶,茶色茶味俱佳。作家叶兆言喝了宜兴红茶也觉得“满嘴生香,久久不能忘怀”。
宜兴红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黑润,汤色红润,有很自然的花果气息,醇滑爽口,闻汤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香味甚至有时会有种浓厚的酒味,且带着一丝丝微甜,入肚时清脾洗胃般的舒坦,而香韵存于体内,闭上眼睛仿佛神游于仙境,配以紫砂壶泡喝那种感觉更是妙不可言!我看到天南地北的人在网上谈及宜兴红茶必赞誉有加。但是如今宜兴红茶的知名度远不如古时的盛名。叶兆言在《宜兴红茶》最后写道:忍不住要为宜兴红茶吆喝一声。“养在深闺人未识”,不是好事。
的确,让宜兴红茶从一位深居山林的隐士转变为身处市朝的名士是很有必要的。
“茶局巷”本是建于明朝宣德九年,由县令章惟澄为贡茶事宜所设。遗址已荡然无存,此名却沿用至今。遥想当年宜兴茶的盛况,我们怎么能轻易的说“俱往矣”呢?!不必扼腕,不必叹息,让我们为宜兴红茶多吆喝几声吧,宜兴红茶必定甲江南!